济南绘制2022年经济工作“路线图”,支持长清大学城提档升级,推动与济南经开区、创新谷、农高区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2-01-11

  经历了精彩的2021年,济南如何布局2022年经济工作?在1月8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济南给出了答案。

image.png

协同推进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东西向大通道建设
  济南将发挥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作用,健全沿黄城市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协同推进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东西向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谋划推进市域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省会经济圈投融资平台、产业联盟作用,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协调机制,加快省会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支持起步区、远郊区县、以及周边的周村、齐河、邹平高水平建设省会经济圈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围绕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积极推进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建成黄台联络线、济莱高铁,开工济滨高铁,加快14条高速公路建设进度,推进6条续建跨黄通道,新开工建设3条跨黄桥隧;加快轨道交通二期项目建设进度,开工7、8、9号线和至济阳有轨电车项目;推进小清河通航工程,加快主城港区、章丘港区建设进度。围绕建设现代物流网,抓好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国际内陆港,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围绕建设现代水网,实施东部水源四库连通工程,谋划推进京杭大运河至小清河连通工程,加快11条美丽幸福河湖规划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网,加快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网,新改建农村公路110公里。
  在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方面,我市将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推进31个城市更新项目,改造老旧小区518万平方米,新开工棚改安置房7066套,新增绿色建筑900万平方米以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健全扶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各区县加压奋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2年,济南将锚定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动摇,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济南提出,要全面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量子综合实验楼主体完工,支持3家省实验室向高端前沿发展,争取更多实验室入列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力支持驻济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加快筹建空天信息大学。
  围绕加快打造科技创新活力空间,我市提出,加快推进齐鲁科创大走廊建设,提升山东产研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超算中心、山大龙山创新港四大创新圈,打造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推动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特色化高端化发展,依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等平台,打造全国一流的生命科学创新集群和“医教研产养服”大健康生态圈。
支持长清大学城提档升级,推动与济南经开区、创新谷、农高区融合发展。

image.png

  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
  明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首台套(首版次)政策支持力度,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00家。鼓励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此外,着力构筑人才高地。大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提升“才聚泉城”名校行活动质效。
  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为我市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2年,我市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济南将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聚焦四大支柱产业和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信息技术创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5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级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积极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继续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总数达到2000家。
我市还将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产业金融,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100亿元,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加快建设会展名城,打造知名会展品牌。推进服务业发展攻坚行动,新增规上重点服务业企业300家。加快推动中央商务区、汉峪金谷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完善总部经济政策体系,打造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
  围绕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健康发展,我市提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合理增加供地规模,提高供地效率,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
围绕推动城市发展新格局落地落实,济南将深入推进“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加快实施重点打造片区和项目行动方案。“东强”重点推进中央商务区、高新区中心区、枢纽新城等重点片区建设,加快打造智能制造走廊,推动莱芜、钢城建设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
“西兴”重点加快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完善西客站片区功能业态,推动中央活力区、长清城区、平阴城区建设发展。

图片


  “南美”重点打造历史文化资源廊道,加快推进森林康养基地、生态文旅健康小镇、民宿集聚区等项目,建设“大美泰山”生态文化共同体。“北起”重点在加快起步区建设的同时,推进济阳、商河与起步区对接融合,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布局。“中优”重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古城、老商埠、上新街等片区保护开发建设,扩建趵突泉、五龙潭公园,培育壮大高端产业。
  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完成129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39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合村并居”安置区建设,确保群众年内搬迁入住。
济南还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5年过渡期政策,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围绕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将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工作,高标准打造国际泉水节,与国际时尚周、杂技节、美食节等节庆活动整体策划运营,实现泉水、美食、古城、时尚等各种文旅元素融合互促共进。规划建设埠村国际综合旅游度假区,开工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丁太鲁黄河文旅城,加快明水古城、宋风古城、金港赛车等项目进度。
  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
  济南将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把就业优先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此外,着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养老托育拓展行动,加强城乡社区适老化改造,改造提升敬老院26处,鼓励社会资本建设运营专业养老机构;推进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建设规范化托育机构30家。
  济南还将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深化义务教育“双减”改革,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加快市中心医院东院区、树兰医院等项目建设,积极参与支持相关医疗机构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鲁澳中医药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全域布局智慧中药房,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