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马山镇因境内马山得名,这里东依泰山,西临黄河,曾是“齐国咽喉”之地。一条宾谷河贯穿南北,两条齐长城环绕镇域,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息绵延。
这里曾是鬼谷子授业孙膑、庞涓的地方;神医扁鹊曾在这里栽种中草药;“国际主义战士”——史元厚烈士就出生在马山西侧的村庄;这里还曾燃起革命烽火,1938年的“马湾起义”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一笔……从古至今,马山镇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下了“人杰地灵”的注脚。
时光流转、穿越千年。现如今,马山镇再次站到了发展的岔路口——一边是千百年来山区土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一边是济南“西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先行区建设叠加的时代机遇和乡村振兴的前景。
作为济南市属国有平台和乡镇的第一次合作,又位于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先行区,马山镇全域保护拆迁安置项目在推进中通过有效落实各项发展战略,融汇自身元素,走出一条全域保护发展之路,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干一个项目、富一方百姓、兴一批产业、炼一支队伍、树一种作风、造一座新城、铸一座丰碑。”长清区委书记赵居安用一句话描述了该项目具体推进的清晰脉络和方向。
关键词——全域保护
市属国有平台和乡镇首次合作
在今年市委、市政府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赵居安介绍马山片区情况时说,“2017年,借助环科园、金港赛车项目建设有利时机,马山镇成为我市唯一一个制定镇级总体发展规划的乡镇,济南城投集团(以下简称“城投集团”)作为全域土地熟化主体,负责实施马山镇域保护发展项目。市属国有平台和区县乡镇的首次合作拉开帷幕。”此后,双方鼎力合作、科学统筹,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确定对马山镇45个村进行拆迁安置,共涉及1.12万户,3.14万群众。“一个梦想一座新城”将长清区和城投集团紧密连接。
2019年初,马山镇全域保护拆迁安置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战线长、范围广、难度大、任务重、情况复杂。没有先例可循,唯有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干担当才能保证不走弯路——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该项目高度重视,省市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围绕项目立项、规划等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度;
项目启动后,长清区、城投集团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城投集团专门成立公司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市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靠上盯上,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城投集团带着总投资超过55亿元的豪气来了。他们的大手笔支持为该项目的拆迁安置提供了资金底气;
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整体思路下,长清区党员干部勇当“栽树人”,在项目推进中全力以赴。项目启动伊始,区、镇两级指挥部迅速组建,通过三级包联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今年以来,长清区委书记赵居安,区委副书记、区长肖辉更是到项目现场调研十余次。
在拆迁安置一线,有着丰富拆迁和信访经验的乡镇党委书记带头干,基层党员干部们以人民为中心,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建立临时拆迁党支部,坚持公平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把攻坚旗帜牢牢插在拆迁一线。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三年以来,长清举全区之力、政策之力、资金之力、保障之力,全力以赴、快马加鞭,上下齐心协力,部门协作,“一家人、一盘棋、一件事”,推动拆迁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彰显了长清效率,激发了长清力量,展示了长清风采,一个充满自信、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马山新城正在拔地而起。截至目前,马山镇45个村已全部完成签约,占地3400亩、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将于明年建成交付使用。
关键词——城乡融合
先行先试促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沃野千里宜纵马一张白纸好作画”。签约完成,安置区建设顺利推进。马山片区仿佛面临着“一张白纸”的空间优越感。其实不然,“一张白纸”上更要慎重下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重塑城乡关系,开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这是时代的呼唤。对于马山镇而言,把城乡融合发展理念融入全域保护拆迁安置工作恰逢其时。
2021年2月26日,好消息传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了济南等11个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方案。8月15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实施方案》,遴选14个乡镇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先行区,其中包括马山镇。
这意味着,此前在全域保护拆迁安置工作中,马山片区“人、地、钱”活跃起来。而现如今,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先行区的政策也来了。合作的双方撸起袖子加油干,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马山加速形成。
双方早就达成共识:长清区“人、地、钱”双向流动是城乡融合的关键,要破除障碍,畅通渠道,需要在公共服务、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干部配备等各方面共同发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全要素支撑。
11月7日,雪花洋洋洒洒,站在安置区观景平台看去,一栋栋花园洋房般的安置房错落有致,颇有“沙场秋点兵”的气势。而远处几处忙碌着的塔吊和施工人员抹去了这里的寂寥。
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马山镇先建后拆,确定了三年集中安置方案,对辖区内3.1万人进行集中安置,共规划建设六大安置区,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目前,六大安置区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建设最快的是C地块,目前主体全部封顶并完成单体初验。其余地块确保明年8月底之前建设完成,明年年底前搬迁群众回迁入住。
在该项目中,公共服务的融合显而易见。这里将配备供气、供热、管网、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幼儿园1处,小学1处。不止如此,安置区附近,医疗养老、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体娱乐全部在列,市政道路,气、热、电、路灯、交警、通信等将一一配齐。这里正通过优化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打造马山新城提供坚实保障。
长期以来,城乡融合最大的难点在于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存在缺陷,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单向流向城市,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空心村不断出现,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多年来,为“血液”的双向循环,长清区一直在“活血化瘀”。脱贫攻坚、土地确权、齐鲁样板村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等提升了农村要素的吸引力和市场化程度。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整合农村各类资源,提升要素市场化使用水平是重要途径。马山镇计划在保持村民承包权和收益权情况下,托管部分闲置房屋,打造民俗民宿、画家村落、培训学院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农村权益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在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权“三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采用土地置换、“确权确股不确地”等方式优化承包地经营体系,创造“政府承包+企业运营+农户受益”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有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权益补偿问题。
关键词——产业振兴
五大产业园区为乡村振兴“布局”
产业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马山片区,有一个少见的现象,那就是农村社区、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目前,长清区以产业为带动,以全域旅游为龙头,在马山镇最新的镇域空间布局“一轴、一带、两廊、五组团”的基础上,已经与城投集团规划设计了五大产业园区——
环境科技产业园区。占地1600余亩,集合垃圾焚烧发电、医疗废弃物处理、厨余垃圾处理等项目,年处理各类垃圾废弃物47万吨、发电上网电能2.5亿度,年收入1.8亿元,是全市最大的环保环境产业集聚区,将发挥城乡融合共建、乡村服务中心功能城区的作用。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合全市最大蛋鸡养殖企业安普瑞禽业科技有限公司、全市面积最大的雪桃种植基地、江北最大的锦鲤养殖基地。今年10月16日,首届“中国名优锦鲤大赛”在马山镇举办,以锦鲤产业撬动乡村振兴,有望把马山镇打造为高端锦鲤赛事常年举办地。
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区。园区传承“扁鹊故里、道地药乡”美誉,集药材种植区、种质种苗展示区、中药材深加工区、康养体验区于体,是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将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发展探索出成功路径。
马山文旅产业园区。以马山景区为核心打造全国知名运动文旅文化产业区。此园区建成后将作为全市顶尖高端运动产业集群,填补文旅经济发展空白。
马山电商产业谷。作为“山东省数字乡村示范镇”,马山镇结合自然禀赋、农产品特色,依托自有的“乐建城乡发展有限公司”平合,建成马山电商产业谷,让乡村发展搭上数字产业快车,打造全市首个镇域式电商产业集群。
这样能带来的直接效果可想而知: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统筹安排,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转变,农民可以居住在社区,上班在园区,大批农民就近就业,这无疑为传统农业区县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马山全域保护和城乡融合的推进,影响不止于此。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长清区片区开发招商推介中,马山片区被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区域推介,这里腾出的6000亩土地将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望成为承载济南“西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阵地。
站在马山,极目远眺。黄河犹如一条银色的绸缎,蜿蜒伸向远方。正在紧张建设的绕城高速大西环穿过马山镇,与104省道相交,拉近了马山与主城区的空间距离。在肖辉看来,“作为西兴战略、打造康养活力之城的重要承载地,长清区解放思想、超前谋划、重点攻坚,加快推进马山片区全域保护和乡村振兴,最终是为了并入全市发展快车道,融入主城区”。
当地群众常说,“来到马山马到成功”。现在来看,“马到成功”并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期许。马山,未来可期。
-----------------------------------------------------------------------
记者手记——
从政府的大手笔到群众的“小确幸”
6月25日,记者采写了以长清区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长篇通讯《大河见证 滩区巨变》;“十一”前夕,记者又奔赴长清老城文昌片区采访城市更新项目,通讯《老城涅槃 西兴起势》随后刊发;近日,历时几日采访,这篇《马山“追梦” 乡村振兴》又见诸报端,心中颇感震撼。震撼于长清区大手笔开展民生工程的魄力和勇气: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体量占全省任务的四分之一,占济南市近一半。63个村,4.2万群众被列入外迁安置范围;文昌片区涉及7个村、6处国有地块,被称为长清区“一号工程”;马山全域保护拆迁安置项目涉及马山镇45个村庄的3.14万群众,规模大又位于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先行区,同样引人瞩目。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这种大手笔,让记者不由得想起这句诗。这三个重大项目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政策资金和市场运作为主,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如今的长清区承载着希望,承载着压力,更承载着动力。说希望,济南“西兴”战略中,这里被定位为城市次中心;说压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面临着资金难、招商难、拆迁难、项目落地难等难题;说动力,“西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济泰一体化等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时不我待。
区委书记赵居安和区委副书记、区长肖辉都曾表示,与自己比,长清发展很快;与兄弟区县比,“薄弱”是不可避免的词语。这个时候的长清要抓住历史机遇,怎么办?“开窗”——解放思想,大合作、大引进、大融合、大建设。这才有了借助国家战略实施的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有了和城投集团合作的文昌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和马山镇全域保护拆迁安置项目。
“开窗放入大江来”,效果有目共睹。滩区迁建已经收官,文昌片区创造了6个月完成签约率、腾房率、选房率98%的长清速度;马山片区提前完成45个村的签约,明年年底群众即可搬入新居。总体而言,长清区近三年先后建设了47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安得广厦千万间。此外,三大项目将腾出2万多亩土地,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今年上半年长清区举行了一次片区开发招商推介活动,对这三大片区进行集中推介,并有了清晰的产业谋划。片区腾飞,已经展翅。
在政府的大手笔中,记者同样看到了群众的“小确幸”。有文昌群众说,早就想离开环境差的老城区,却没有能力。这下好了,一下子解决。有滩区群众说,终于不用再折腾盖房了,要争取活到100岁,好好享福。当记者看到在财政紧张的形势下,马山镇投资近百万元在104省道马山段安装四处交通信号灯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投资数百万元对王家坊片区湿地进行整治,加速推进“退塘还湿”,为群众休闲娱乐再添新去处;建立城区党员流动服务站、便民服务站,方便近万名在城区暂时租房的群众;在小崔村建立心连心希望家园,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的租金为马山镇学生家庭提供租房服务,同时多方协调让马山中学的学生过渡安置期间整体进城读书。
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就是长清区这三大项目顺利推进的最大法宝,也是长清区敢于如此大手笔谋发展的最大底气所在。长清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