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博士,山东济南人,现任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 学术经历: 学士,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理论与作曲专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向; 硕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向; 博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现当代音乐史”方向; 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音乐学院。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首批签约艺术评论家;同时担任山东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山东艺术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济南市历下区人大代表等社会工作;曾荣获2008年山东省十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记二等功。 教学成果: 多年来,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及于希宁奖学金, 近年指导三位专业学生获得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主讲课程《中国音乐史》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主持的“音乐学专业”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教学之余,主编高校专业教材2部,参编专业教材2部,撰写教学论文3篇,主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及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曾两次获得学校“教学成果奖”,七次荣获“院优秀教师”称号、并多次获“先进个人”“三育人标兵”等荣誉。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当代音乐、齐鲁音乐文化研究。
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专著2部,合著一套十卷本,主编论文集2部,发表论文近50篇。主持及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省厅级课题8项。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奖二等奖3项,省厅级奖8项。代表著作及文论:专著《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民族音乐文化的时空对话》(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年),《传承与流变——第四届中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乐团,2012年),《黎派音乐再认识》,《卷帷望月空长叹——析马思聪〈李白诗六首〉》,《探寻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之源》,《华夏乐韵 香江回响——香港中乐团三十周年志庆活动述评》,《〈豫北叙事曲〉与〈三门峡畅想曲〉的诞生》,《何处春江无月明》,《云淡风轻四月天》,《乡音 乡情 乡韵》等学术论文。
近年来主要学术活动
多次参与组织、策划或主持召开大型学术活动,如“亚洲、大洋洲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17次年会”、北京首届、第二届“彭修文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国际论坛”、“中国音乐史学高端论坛”、“王音旋歌唱艺术与教学研讨会”等;应邀参加了诸多海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如在香港举办的“国际中乐研讨会”、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外音乐学院院长论坛”、中国音协主办的“新中国60年音乐事业发展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学术研讨会、韩国国乐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国乐国际研讨会”、台湾艺术大学主办的“融汇与启发——音乐学的多元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音乐学院、青岛交响乐团、山东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山东教育学院、山东工艺美院、山东交通学院等高校作学术专题讲座;2012年受邀参与主讲拍摄了《古琴文化》专题片4集,由山东电视台国际频道拍摄及播放。
0531-8642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