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源中心>专家库

【山东艺术学院】刘晓静

发布时间:2021-10-18

刘晓静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刘晓静,1964年2月生,济南人。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一、学术经历:  本科(1984.9.—1988.7.)——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器乐表演”专业  硕士(1996.9.—1998.7.)——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民族音乐理论”方向  博士(1998.9.—2001.7.)——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民族音乐学”方向  博士后(2004.9.—2006.7.)——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传统音乐”方向(中国首位)  博士(2007.9.—2014.12.)——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方向    二、工作经历:  山东大学(1988.8.—2007.5.)——艺术学院副院长、传统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民革山东省委(2007.5.—2009.5.)——省委副主委、中央委员  山东艺术学院(2009.5.—今)——副院长、“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三、兼职工作:  (一)学术兼职  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艺术学院兼职博导  2、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兼职博导  3、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兼职硕导  4、华侨大学特聘教授  5、国际音理会民族音乐学会理事  6、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音乐与舞蹈专业分委会委员  7、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音乐与舞蹈类)  8、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编审委员会主任  9、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10、中国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11、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  12、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士  13、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会理士  14、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山东分会副会长  15、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6、山东省教育厅高校职称评审专家  17、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专家  18、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审专家  19、山东中山艺术团团长  20、山东省文艺家联合会委员    (二)社会兼职  1、全国人大代表  2、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  3、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  4、山东省监察厅特邀监察员  5、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执委会委员
获得荣誉及奖励:
 科研情况:  (一)论文成果:  1、《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时空对话》,《人民音乐》,2013年第2期;  2、《山东艺术学院中国音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齐鲁艺苑》,2012年第6期;  3、《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暨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泰山学术论坛综述》,《齐鲁艺苑》,2012年第6期;  4、《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的稳态维持及变动》,《东岳论丛》,2013年第5期;  5、《关于朱载堉的俗乐性质研究》,《艺术百家》,2013年第3期;  6、《明清时期中国俗曲的发展与传播》,《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7、《明清时期中国俗曲的发展与传播》,《新华文摘》,2013年第13期;  8、《山东民歌与同一色彩区民歌之流变》,《齐鲁艺苑》,2013年第4期;  9、《开启“艺术学专业学位学术活动”的航帆》,《齐鲁艺苑》,2014年第2期;  10、《建设服务型机关的三层要求》,《团结》,2009年第一期;  11、《“南北曲”、明清小曲与聊斋俚曲——从聊斋俚曲“南北合套”曲的唱腔说起》,《文艺研究》,2005年第三期;  12、《“南北曲”、明清小曲与聊斋俚曲——从聊斋俚曲“南北合套”曲的唱腔说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七期;  13、《“南北曲”、明清小曲与聊斋俚曲——从聊斋俚曲“南北合套”曲的唱腔说起》,《新华文摘》,2005年第14期;  14、《清代小曲与日本的“清乐”》,《文献》,2005年第三期;  15、《明代的小唱》,《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三期;  16、《蒲松龄俚曲的曲调和语言的关系》,《音乐艺术》,2002年第四期;  17、《蒲松龄俚曲的曲调和语言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舞台艺术》,2003年第三期;  18、《蒲松龄俚曲中的【耍孩儿】》,《黄钟》,2005年第一期;  19、《蒲松龄俚曲中的【银纽丝】》,《中国音乐》,2002年第四期;  20、《蒲松龄俚曲的调式与音调特征》,《天籁》,2003年第二期;  21、《蒲松龄俚曲中承前启后的【玉娥郎】》,《天籁》,2002年第四期;  22、《汉族民歌曲调风格形成的基因》,《天籁》,1999年第二期;  23、《音乐生存环境中非音乐要素对音乐形态的影响——祭孔乐舞表演仪式观想》,《齐鲁艺苑》,1998年第二期;  24、《解读蒲松龄俚曲曲牌乐语》,《蒲松龄研究》,2007年第四期;  25、《运河文化背景下的临清时调》,《齐鲁艺苑》,2011年第一期;  26、《“小唱”考》,《中华戏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三十五辑;  27、《民族音乐学的性质和研究手段》,《烟台大学学报》,1998年增刊;  28、《〈蒲松龄俚曲〉套曲的结构形式在民族音乐发展中的贡献》,《蒲松龄研究》,2002年第二、三期;  29、《聊斋俚曲的曲牌运用情况》,《蒲松龄研究》,2003年第二期;  30、《蒲松龄与【叠断桥】》,《蒲松龄研究》,2003年第三、四期与2004年第一期;  31、《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四期;  32、《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法研究》,《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会学报》,1996年8月;  33、《从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看孙中山精神的特质——与时俱进》,《团结》,2009年增刊。    (二)著作成果:  1、《明清俗曲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报告,2006年7月;  2、《明清俗曲资料汇编》(原谱),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7月;  3、《明清俗曲资料汇编》(译谱),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7月;  4、《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1月;  5、《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3月;  6、《音乐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7、《中国音乐之旅——民族器乐》,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8、《器乐装饰音演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  9、《唱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8月;  10、《中外音乐欣赏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11、《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12、《艺术概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  13、《中外合唱曲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14、《民族音乐文化的时空对话》,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15、《国学乐歌(小学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16、《国学乐歌(中学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三)获奖成果:  1、《“南北曲”、明清小曲与聊斋俚曲——从聊斋俚曲“南北合套”曲的唱腔说起》,获第21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社科联,2007年7月;  2、《蒲松龄与【叠断桥】》,获第20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社科联,2006年3月;  3、《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山东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社科联,2004年3月;  4、《“南北曲”、明清小曲与聊斋俚曲——从聊斋俚曲“南北合套”曲的唱腔说起》,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6年11月;  5、《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 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3年12月;  6、《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文化厅,2003年6月;  7、《音乐精品选释》,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文化厅,2005年6月;  8、《新时期中国戏曲音乐发展走向的思考》,全国第三届戏曲音乐论著、论文评奖二等奖,全国戏曲理论研究会,2000年8月;  9、《蒲松龄俚曲的调式与音调特征》,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山东省文化厅,2006年6月;  10、《“蒲松龄俚曲”套曲的结构形式在民族音乐发展中的贡献》,全国第四届戏曲音乐论著、论文评奖“一等奖”,全国戏曲理论研究会,2002年10月;  11、《蒲松龄俚曲对后世戏曲曲艺音乐的影响》,全国第五届戏曲音乐论著、论文评奖“一等奖”,全国戏曲理论研究会,2004年8月;  12、《“南北曲”、明清小曲与聊斋俚曲——从聊斋俚曲“南北合套”曲的唱腔说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文化厅,2005年6月;  13、《蒲松龄与【叠断桥】》,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文化厅,2004年6月;  14、《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文化厅,2002年8月;  15、《蒲松龄俚曲中承前启后的【玉娥郎】》,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文化厅,2005年6月;  16、《蒲松龄俚曲曲调风格形成的语言因素》,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文化厅,2005年6月;  17、《提高艺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文精神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学术大会论文评选“一等奖”,2011年8月;  18、《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全国高校音教学会教材评比优秀成果奖,1996年12月;  19、《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法研究》,全国高校音教学会论文评比优秀奖,1991年;  20、《艺术大学人文精神内涵之研究》,全省高校领导干部学习优秀论文二等奖,2011年5月;  21、《集聚高端人才 支撑跨越发展》,全省高校领导干部学习优秀论文三等奖,2010年5月;  2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构建两岸共同价值体系》,民革中央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征文三等奖,2011年2月;  23、《音乐鉴赏》,“山东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8月;  24、《艺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精神研究》,全省高校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7月;  25、《齐鲁艺苑》美术学栏目,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2013年8月;  26、研究生获奖:朱文鼎论文《民族音乐学原生态民俗中的乐种研究》,山东省教育厅2010年“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成果:

分管工作领域: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科研、“泰山岗”建设、学报、图书馆、艺术研究所
 
 承担课题:
 1、《明清俗曲传播与嬗变研究》,全国社科规划艺术类一般项目,15万,2013.9—2016.12;
 2、《五音戏传承调查与研究》,山东省规划办委托课题,4万,2012年12月—2015年12月;
 3、《明清俗曲整理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万,2005年12月——2008年12月;
 4、《明清俗曲研究与整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重点课题,5万,2004年9月——2006年7月;
 5、《山东大厦形象塑造研究》,山东省委办公厅横向课题,42万,2006年9月——2007年6月;
 6、《中国民间舞蹈资源现状调查》,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1万,2007年1月——12月;
 7、《中国戏曲资源现状调查》,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1万,2007年1月——12月;
 8、《山东省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论证暨建设》,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万,2009年——2012年;
 9、《艺术大学人文精神之研究》,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万,2009年——2011年;
 10、《探索艺术学科研究生展演创作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3万,山东省教育厅,2010年——2012年;
 11、《齐鲁民俗音乐文化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1997年——2000年;
 12、《明清俗曲曲目研究》,山东大学青年社科基金,2002年——2005年;
 13、《明清俗曲曲牌发展的历史轨迹及现状分析》,山东省文化厅重点课题,2003年——2005年。

联系方式:
0531-86423680